返回首页 第121期第四版

弘扬鲁班文化 传承“工匠精神”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时间引发社会热议。提起工匠精神,在我国古代有一个令人骄傲的祖师爷鲁班,在中国历代的发展史上,人们对鲁班的推崇都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鲁班,姓公输,名般,春秋时期鲁国人,故称为鲁班,尊称为公输子,是我国杰出的科技发明家和工匠祖师,被世人誉为工圣、巧匠、匠圣、艺圣和百工 之祖。因此,有关他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鲁班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木工用的工具,如钻、刨子、铲子、 曲尺,划线用的墨斗,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

     鲁班是建筑业的鼻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由于他对土木作业的卓越贡献,后来泥木行业尊他为祖师。建设部、建筑业协会对国优工程颁发金奖 ——鲁班奖,足见国人对鲁班的崇敬之情。自古以来,人们心目中的鲁班是位能工巧匠、实干家、发明家,不是虚幻的神道仙人,是有信史记载的古代科学家。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也兴起了学鲁班大搞创造发明技术革新的活动。提出:“重新认识鲁班”,“鲁班——中国科技发明之父,鲁班——人类科 技发明巨匠”。 并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弘扬鲁班文化的不断开展,如今恢复鲁班庙的有:北京的鲁班殿、大连的鲁班祠、湘 潭的鲁班殿、山东泰山的鲁班洞。许多省市还举办鲁班文化节, 在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和有华人所在之地都有鲁班节。世代海外的华人、华侨对鲁班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工匠精神”是一种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如今,中国的发展已开始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升至“中国创造”,我们的 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求精的“傻劲”,需要继承和发扬。用实际行动来开创科技发展的未来,让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涌现出无数个鲁班式的杰出人物来。

     在中国历史上,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以杆秤制作为例,工匠们相信:每个秤星代表北斗七星、福禄寿等,如果所造的秤亏顾客一两,制秤人就折寿一年。瓷器工匠也是如此,官窑(如龙泉窑)生产的好产品呈给皇家,出现次品就要砸掉。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一个传统:仿品不能当正品出售。

     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做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如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绸等,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

     今年以来,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因为它切中时弊、符合时需。在当代中国各行业都应当弘扬,或者说找回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


工信部网站备案号: 浙ICP备110077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