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女作家,先后看过她的《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上、下)》、《蓝色海洋》等作品,并陆陆续续分享过她的文章给朋友。之前对她的了解,仅限于百度无感情色彩的介绍,及文章中透露出的片段式回忆。《我喜欢辽阔的地方》是毕淑敏女士以散文的形式,细细回忆了自己曾经的故事,特别是在藏北的经历。通过这本书,我对她的曾经有了更加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我一直认为,毕淑敏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这力量是高于作品本身意义的,但它通过作品所传达出来。这意义是源自她对生命深刻的体验与觉悟,她极少突兀的去说教。她的丈夫芦书坤曾说:“我第一眼看到毕淑敏时的印象,既不是她的容貌,也不是她的才气,吸引我的是她的神情,那样一种不属于年轻女孩的镇定和平静。”那年,毕淑敏只有20岁,并未显露出异人的才华,也谈不上所谓异常吸引人的才气。但我好奇是怎样的沉淀,在如此年轻时便有了“平静”,毕淑敏以可能是高原呆久了,变得呆若木鸡来回答,但我们知道,呆滞和平静显然不是一回事儿,她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在《我喜欢辽阔的地方》里,我们可以窥探一些答案。16岁的毕淑敏,是藏北第一批也是唯一一批骑兵部队女兵,带着期许,穿上军装,告别北京,连着坐12天的车,来到了平均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交集地。这里空气稀薄,她们每天吃着脱水菜,把维生素当药片大把大把的吃,即便如此,也不能避免指甲凹陷,齿龈出血,口腔溃疡,头发脱落……。当然,年轻的她们在藏北也并非全无乐趣。她们用西凤酒换男兵们的香蕉罐头,吃得不亦乐乎;她们误打误撞去找拍X光片的胡技师拍照片,傻得不亦乐乎;她们饥饿时就“精神会餐”,偷炊事班长的羊腿做孜然羊肉串;她们为了买条漂亮的藏族花围裙,费尽心思;她们在雪原与星空之间露营,想念着远方的亲人。
而毕淑敏为什么如此年轻,便有了“平静“之态,大概正是源于在16岁花季的年龄开始严峻郑重的思考死亡,正如她说的,不是因为好奇,而是死亡与她摩肩接踵,举案齐眉。在那里,死亡是一种必然,活着倒是幸运的机遇。所以,在君临一切的生死忧虑面前,她已经悟出死亡的真谛,与它无所不在的黑翘相比,个人所有的遭遇都可淡然。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超脱的心态,所以在她的回忆里,藏北生活带给她的乐趣是多于苦难的。面对艰苦的环境,她所作出的回应是积极的。“大雪封山的日子,漫长的时光使人分不清是远古还是现代。我把周围所有人的书都借了来,从书页中间被老鼠咬出了贯通伤的《聊斋》到色彩斑斓的色盲普查表,一一细细研读……书是有限的,我读得很慢很慢,生怕读完了再无书看。”无聊而漫长的日子里毕淑敏以书为伴,享受着阅读带给她的孤独。
毕淑敏在三十五岁时才开始写作的,她认为写作是别人爱莫能助的事情,写作的过程是孤独而艰苦的,或许这一篇写得很好,下一篇却可能写得相当糟糕。她将这种自制力,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她说:“在我的有生之年,凡是我自己能做到的事情,都不会假以他人,不但是一种自律,而且是对别人的尊重。如果凭自己的努力,已无法完成这一工作,我就会放弃。我并不认为不达目的的决不罢休是一种非常良好的生活状态,它过于夸大人的主观作用,太注重最后的结局了。在一切时候,我们只能顺从规律,顺从自然。”某些观点在我看来似乎过于严肃了,但这正是基于她的经历而给出的经验。
这么多年,毕淑敏真正实践了鲁迅先生传授的写作技巧之一,一直写下去,不要回头。在这条路上,她越走越远,带给越来越多的人力量,而我也是广大受益者之一。面向前方,坚定地走下去,任它成功或是失败,不再计较,只是一味地挺进。她做得很棒,而我也在前往的路上。这世界辽阔,你们又会怎样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