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第168期第二版

珍惜粮食好习惯 拒绝浪费真“食”尚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米都值得被好好珍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古至今我们都耳濡目染地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小餐桌,大文明,承载的是人类的生生不息。

       我国虽然是粮食生产大国,目前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是每年人口净增长1200万,从中长期看,我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张态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家。数据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全国每年在消费环节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需要。“一个小问题,乘以中国的人口,就是大问题”,个体的饮食习惯与我国粮食安全的强关联,可见一斑。反过来说,确保“中国粮仓”与“中国饭碗”安全,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近年来,虽然“光盘行动”在各地推行开来,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浪费的习惯仍然存在。据统计,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于中国粮食产量的6%,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应积极开展“光盘行动”,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自觉引领“文明就餐,节俭养德”的良好风尚,倡导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带头做勤俭节约制止浪费的传承者。勤俭节约、爱惜食物,从每个家庭做起,从每个孩子抓起。要以身作则,带动督促每名家庭成员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油、一棵菜做起,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美德;要言传身教,教育引导子女亲属深刻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内涵,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树立良好家教家风,自觉养成艰苦朴素习惯,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二、带头做勤俭节约制止浪费的弘扬者。在外就餐聚餐时,做到科学点餐、理性消费、文明用餐;吃多少点多少,使用公筷公勺,上桌的饭菜尽量吃完,吃不完的打包带走,做到人走桌清,自觉践行“光盘行动”。购买外卖食品注意适度适量,不贪多、不剩余、不随意丢弃。坚决破除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等陋习,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以自身的示范行动带动更多人践行节俭节约新风尚。

       三、带头做勤俭节约制止浪费的落实者。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过“紧日子”的要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积极投身节约型食堂创建,把节约理念贯穿食材采购、做餐配餐以及用餐等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浪费。在食堂就餐时,坚持按需、少量、多次取餐,杜绝浪费。积极推行简餐和标准化饮食,科学合理安排饭菜数量。

       吃饭是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用餐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既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开展“光盘行动”,不仅要把餐桌上的食物利用好,更要把讲究适度、健康、责任的消费理念深植于人们心中,唤起全社会的爱粮节粮意识,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艰苦奋斗是永不过时的“传家宝”,我们要端牢中国饭碗,就应时时刻刻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粥一饭”,让人间烟火气更有幸福味道。


工信部网站备案号: 浙ICP备110077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