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第136期第四版

施工企业,如何顺利地走出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许多的施工企业纷纷开始对外进行投资,逐步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

       据统计,2017年1~6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2431份,新签合同额714.2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7.7%,同比增长38.8%;完成营业额330.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9.2%,同比增长7.6%。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1.9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10.7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11.2万人。6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1.7万人。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施工企业“走出去”的热潮仍旧猛烈,与国际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的合作不断增多。但对外工程在给企业带来机遇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挑战。

 

        走出去时,施企所面临的风险

 

       由于文化和经济制度不同,海外市场的条件和规则存在差异,且对外承包工程通常具有规模大,工期长,结构复杂等特点。因此在对外工程中,施企常会面对以下风险:

        1、财务方面,包括成本风险、资金风险、外汇风险等。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存款利率、国际汇率或其他的投资收益率变化,使得对外工程收益相对减少。

        2、市场方面,包括宏观经济环境风险、业主资信风险等。这主要是因为政治性、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等主观因素导致投资者无法实现预期收益。

        3、决策方面,包括企业发展战略、市场战略、投资战略和品牌战略等方面的风险。这主要是因为施企在对外承包工程中发生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使企业应获取的投资本利受到影响。

        4、经营风险,包括质量与安全,合同管理等方面的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或对总承包合同、分包合同和劳务合同等的合同条款审查把关不严。

        5、法律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对国内外的政治、法律环境方面了解不透彻,风险把控不到位。

 

          针对风险,施企应如何应对? 

        施企应推进技术创新,完善企业结构,逐渐从传统企业转变为针对具体增值环节的现代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完善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大执行力度。同时,施企还应储备人才,具有一支团结、融洽、专业素养高的团队,在对外工程中,结合企业整体运营战略整合相关要点,从而制订全面系统、合理有效的海外发展战略方案。

         此外,施企还应提升境外项目管理模式与项目交付,端到端的全球工程供应链管理,全球供应链可视化与信息共享,项目投资管理模式与境外项目盈利等能力,来实现工程各参与方与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合作,有效提高施企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及品牌效益。

 

        针对风险,有关部门又有哪些行动?

        早前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就有提及,即从加强中外标准衔接,提高对外承包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3方面加快建筑业企业“走出去”。

        对于其中的“加强中外标准衔接”,19部委发布的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中就有提到,要积极开展中外标准对比研究,加大中国标准外文版翻译和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参加国际标准认证、交流等活动。同时,到2025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全部有外文版。

此外,商务部也对《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投标(议标)管理办法》《对外劳务合作风险处置备用金管理办法(试行)》中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并废止了《对外承包工程资格管理办法》。

        关于对外承包工程,有关部门不断作为,陆续出台新规定,修改旧条款。施企也应积极响应,努力完善企业内部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让“走出去”的步伐更加稳健,获得经济效益、品牌效益双丰收。

 

工信部网站备案号: 浙ICP备110077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