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既有建筑和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其中装配式建筑比例不足5%,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且我国建筑目前建造使用、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能源,产生大量排放和建筑垃圾,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而且由于我们前期大量交付的毛胚房,二次装修又给资源、能源造成重复消耗和浪费,同时产生大量垃圾和排放,给建筑物造成极大安全隐患。
我们在承受着高房价压力的同时,离高品质建筑还有很长的距离。如何去改变呢?答案是清晰而且肯定的。国家以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为抓手,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促进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集中推进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大规模工业建筑建设需要。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大规模住宅建设需求。第三阶段就是现在,是以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为抓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给装配式建筑的定义是:在现场装配而成建筑,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成、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的基本特征。其主要优势是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高劳动生产力、建筑质量品质,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等等;主要目标是十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全国兴起了以装配式为载体的新一轮热潮。多个省市出台发展装配式建筑配套政策,以大企业为龙头,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装配式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范围推广和应用。但是目前仍有不少突出问题需要我们给予高度关注。
第一,片面认识装配式建筑的理念。装配式建筑是由主体结构、外围护系统、内装系统、设备管线系统的四个系统装配而成。行业中很多人,包括一些专家,把装配式建筑等同于主体结构系统装配,又把主体系统装配等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的认识是非常片面和错误的。
第二,缺乏一体化集成设计。装配式建筑是系统工程,它具有两个一体化集成整合的特征,即全专业一体化、全过程一体化,这两个一体化以建筑设计为龙头进行集成整合。因此如果不把一体化集成设计摆在突出位置上,就是没有抓住装配式建筑的关键环节和关键点。
第三,忽视结构安全问题。有一些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大企业,盲目否定等同理论,盲目大干快上,给结构安全造成一定风险。
第四,与制造业结合不够紧密。一方面装配式建筑是建立在高水平制造业的基础上,必须以极大丰富和高质量工业化为支撑;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发展给制造业带来很大的机会,对制造业有很大的拉动、提升和促进作用。如果仅仅是建筑业参与,而没有与制造业密切联动,这样的发展路径是不正确的。
第五,成本高,市场认同度低。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成本高出平均建筑15%,以前往往强调主体装配,用户缺少良好的体验与获得感,因此市场反应不积极,甚至不接受。装配式建筑发展缺少一定的内生动力,靠政府补贴和政府强推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找到装配式建筑发展更加市场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第六,以BIM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支撑不足。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结合有必然性。不以BIM技术为支撑发展装配式建筑,路径选择是错误的。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程度仅仅高于农业,排在所有行业倒数第二,因此在实施这一轮建筑工业化过程当中,必须高度关注信息化,必须将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推进,融合发展。
从行业的内部来看,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之间具有天然伴生关系。一方面BIM技术起源于制造业,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就是将传统建造业升级为先进制造业,两者结合是必然的。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必须依托BIM技术进行一体化集成整合,最终实现社会化大生产。装配式建筑具有两个一体化特征,必须依靠BIM技术打通全专业、全过程数据链,实现数据传输与共享,最终打造出一个完整的高水平装配式建筑。
除了上述这六个问题,还有很多关于装配式建筑方面问题,需要我们在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当中给予高度关注,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并加以解决,这样装配式建筑发展才可持续,才能走到一个更加正确的轨道上。